栏目:jin 查看: 3
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。
出处:《北史・文苑传・颜之仪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。”
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例子:青少年不仅要有尽忠报国的志向,还要努力学习,具备尽忠报国的本领。
正音:“国”,读作“guó”,不能读作“guǒ”。
辨形:“忠”,不能写作“中”。
故事: 北周宣帝时御史大夫颜之仪经常苦苦劝谏宣帝不要暴政,被宣帝冷落。宣帝死,朝中大臣刘日方、郑泽造假遗诏让杨坚做丞相辅助小皇帝治理国家,颜之仪极力反对,誓死要尽忠报国,被杨坚贬到西疆当郡守。杨坚最后还是表扬颜之仪。
竭尽忠诚,报效国家。#语出《周书・卷四○・颜之仪列传》。
宣帝崩,刘昉、郑译等矫遗诏,以隋文帝为丞相,辅少主。之仪知非帝旨,拒而弗从。昉等草诏署记,逼之仪连署。之仪厉声谓昉等曰:「主上升遐,嗣子冲幼,阿衡之任,宜在宗英。方今贤戚之内,赵王最长,以亲以德,合膺重寄。 公等备受 ,当思尽忠报国,奈何一旦欲以 人! 之仪有死而已,不能诬罔先帝。」于是昉等知不可屈,乃代之仪署而行之。隋文帝后索符玺,之仪又正色曰:“此天子之物,自有主者,宰相何故索之?”于是隋文帝大怒,命引出,将戮之,然以其民之望也,乃止。出为西疆郡守。
[1]典故或见于《宋史・卷三六五・岳飞列传》。
[2]朝恩:朝廷恩惠。
[3]神器:比喻帝位。
[4]假:借。
《宋史・卷三六五・岳飞列传》
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,使者至,飞笑曰:“皇天后土,可表此心。”初命何铸鞠之,飞裂裳以背示铸,有“尽忠报国”四大字,深入肤理。既而阅实无左验,铸明其无辜。改命万俟禼。禼诬:飞与宪书,令虚申探报以动朝廷,云与宪书,令措置使飞还军;且言其书已焚。
另可参考:《北史・卷八三・文苑列传・颜之推》
据《周书・卷四○・颜之仪列传》载,北周宣帝过世后,臣子刘昉、郑译等人假借宣帝临死前所颁布的命令,任命后来的隋文帝杨坚为丞相,辅佐少主静帝,并且逼颜之仪在草拟的诏书上署名。但颜之仪知道这不是宣帝的旨意,加以拒绝,而且还严厉地斥责说:“宣帝刚死,即位的静帝年幼,执政的大官应由皇族中最为杰出赵王来担任。你们受到朝廷极大的恩惠,应当要『尽忠报国』,如今竟然企图将帝位交给别人!纵使你们要取我的性命,我也不能因此毁谤诬陷先帝。”刘昉等人知道无法让他屈服,只好代他签署。“尽忠报国”这句成语由此而来,意思是竭尽忠诚报效国家。而“尽忠报国”另一个较广为人知的典故是《宋史・卷三六五・岳飞列传》中所载记岳飞的事迹。宋朝名将岳飞被捕入狱后,何铸受命前来审问他,他撕裂衣服露出背上刺的“尽忠报国”四字,以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不二。文中,“尽忠报国”同样是指竭尽忠诚,报效国家之意。
01.《周书・卷四○・颜之仪列传》:“方今贤戚之内,赵王最长,以亲以德,合膺重寄。公等备受朝恩,当思尽忠报国,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!”(源)
02.明・屠隆《昙花记》第二九出:“皇帝有旨,卿父全身入道,卿能尽忠报国,岂不两全。”
03.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八回:“主将之言差矣!况吾等俱是纣臣,理当尽忠报国,岂可一旦忘君徇私?”
04.《喻世明言・卷三一・闹阴司司马貌断狱》:“韩信,你尽忠报国,替汉家夺下大半江山,可惜衔冤而死,发你在樵乡曹嵩家托生,姓曹,名操,表字孟德。先为汉相,后为魏王,坐镇许都,享有汉家山河之半。”
05.《醒世恒言・卷二七・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爹爹,你生前尽忠报国,死后自是为神。乞显示骸骨所在,奉归安葬。”
06.《红楼梦》第四五回:“州县官儿虽小,事情却大,为那一州的州官,就是那一方的父母。你不安分守己,尽忠报国,孝敬主子,只怕天也不容你。”
07.《三侠五义》第七回:“小人又见宁师老爷看了书信十分欢喜,说,叫老爷好好办事,尽忠报国,还教导了小人好些好话。”
语义竭尽忠诚,报效国家。褒义。
类别用在“为国效忠”的表述上。
①如果每个人都能尽忠报国,就不怕敌人来犯。
②听到这位英雄尽忠报国的事迹,每个人都深受感动。
③每位尽忠报国的将士,都获颁勋章表扬他们的功劳。
④民族英雄岳飞尽忠报国的事迹,至今仍为人所称颂。
⑤他从小就立志要效法岳飞,尽忠报国,因此投身军旅。
be devoted to one's country(do one's best for the country)
尽忠報国(ほうこく)
se dévouer au service de la patrie(se sacrifier pour la patri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