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shi 查看: 6
见“势均力敌”。
出处:元《宋史・苏辙传》:“及势钧力敌,则倾陷安石,甚于仇雠,世尤恶之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。
即“势均力敌”。见“势均力敌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势均力敌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势均力敌”这个词语,一般用来指称双方势力与情势相当。在《逸周书・卷八・史记解》中有段话:“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,力钧势敌,竟进争权,下争朋党,君弗禁,南氏以分。”其中的“钧”通“均”,和“敌”字一样都是等同的意思。整句话是说:以前在有南氏这个国家,有两个臣子极受君王宠信,双方权势相当,为了胜过对方,两人于是各自结党营私,明争暗斗,最后终于导致国家分裂。后来“势均力敌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双方力量情势相当,不分上下。“势均力敌”一语,有时亦作“力均势敌”,如《尹文子》逸文:“两智不能相救,两贵不能相临,两辩不能相屈,力均势敌故也。”便是描述双方力量相当,所以在智、贵、辩三方面都无法分出高下。
01.《宋史・卷三三九・苏辙列传》:“吕惠卿始谄事王安石,倡行虐政以害天下。及势钧力敌,则倾陷安石,甚于仇雠,世尤恶之。”
a Roland for an Oliver(balance of force)
обладать равными силам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