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 xu

虚怀若谷

栏目:xu 查看: 12

虚怀若谷的意思,下面是虚怀若谷的详情
  • 虚怀若谷的拼音:  xū huái ruò gǔ
  • 虚怀若谷的注音:  ㄒㄩ ㄏㄨㄞˊ ㄖㄨㄛˋ ㄍㄨˇ
  • 虚怀若谷的繁体字:  虛懷若谷
  • 虚怀若谷的近义词:  谦虚谨慎,大智若愚
  • 虚怀若谷反义词:  目空一切,自高自大
  • 虚怀若谷的组合结构:  abcd 主谓式
  •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。形容非常谦虚。谷:山谷。

    出处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。”

    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
    例子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,遇事不固执己见。

    辨形“若”,不能写作“苦”。

    【释义】

    心胸宽广如山谷能容纳万物。◎语本《老子》第一五章。后用“虚怀若谷”形容为人谦虚,能接纳他人的意见。

    【典源】

    《老子》第一五章

    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:豫若冬涉川,犹若畏四邻,俨若客,涣若冰将释,若朴,混若浊,若谷。孰能浊以静之?徐清。安以动之?徐生。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夫唯不盈,能弊复成。

    注解

    [1]敦:厚重、朴实。

    [2]旷:广大、开阔。

    《老子》第四一章

    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《建言》有之: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,夷道若类,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,广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质真若渝,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道隐无名,夫唯道,善贷且善。

    【典故】

    老子,姓李,名耳,春秋楚国人,字伯阳,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,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,他主张无为之说,后世以为道家始祖,谥聃。老子的思想可归结于“道”,“道”就是宇宙万物运作的规律,虽然道什么都没有做,但却能让宇宙万物生生不息。因此老子主张人们的行为,应该取法于“道”,强调人心的自然与自发,不应该受到过分干涉,并且应该消除战争,扬弃奢靡,引导人心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中。他著有《老子》一书,分为上下两篇,分别为道篇和德篇,故《老子》又称为《道德经》,全书仅五千多字,但内容广泛,由养生修身,乃至治国用兵,均有极为精辟的论述。在《老子》第一五章中,老子形容古代的有道之士,高深得令人无法完全理解,如果想要勉强来描述,可以说他谨慎小心得像要渡过冬天的河水,警觉戒备得像要防守四邻的窥伺,拘谨恭敬得像个宾客,和蔼可亲得像冰块融解,敦厚质朴得像块未经雕琢的素材,浑然融合得就像激浊的江水,心胸开阔得像空旷的山谷。像这样的人,不会骄傲自满,所以才能够去除旧有的弊端,不断地更新进步。典源又见《老子》第四一章。“上德若谷”是表述不同等级的人听到了同样高深的道理,会有不同的反应。修养最高深的人会去努力实践,修养中等的人半信半疑,修养低下的人则一笑置之。这是因为“道”的呈现往往是出乎常理之外的,正如最高尚的道反而好像最低下的山谷,所以一般人才听了不容易体会。后来“虚怀若谷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为人谦虚,能接纳他人的意见。

    【书证】

      01.清・陈确〈复吴裒仲书〉:“读教益,知虚怀若谷,求益无方,弥深感叹。”

      02.清・陆陇其〈答山西范彪西进士书〉:“此诚见先生虚怀若谷,望道未见之心。”

      03.清・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四:“(泾邑孝廉赵元一)今冬寄《伟堂诗钞》来,凡余所甲乙者、商榷者,无不降心相从,虚怀若谷,宜其造诣之进而弥上也。”

      04.《清史稿・卷三○六・柴潮生列传》:“此诚我皇上虚怀若谷,从谏弗咈之盛心也。”

    【用法】

    语义形容为人谦虚,能接纳他人的意见。

    类别用在“谦恭有礼”的表述上。

    例句

    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,从来不曾骄傲自满。

    这位政治家虚怀若谷,难怪人人说他是位谦谦君子。

    自古以来,伟人都有著虚怀若谷的美德,不会盛气凌人。

    总经理为人虚怀若谷,凡事博采众议,因此很受同仁爱戴。

    他虽然身为主管,却随时都能虚怀若谷地接纳部属意见,真是难能可贵。

    commom as an old shoe(very modest; be extremely open-minded; have a receptive mind as a hollow mountain arouses echoes)

    un esprit aussi large qu'une vallée(modeste)

    уступчивый(скромный)

展开全文
上一组:虚无缥缈
下一组:悬壶济世
输入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