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 zhi

知难而退

栏目:zhi 查看: 20

知难而退的意思,下面是知难而退的详情
  • 知难而退的拼音:  zhī nán ér tuì
  • 知难而退的注音:  ㄓ ㄋㄢˊ ㄦˊ ㄊㄨㄟˋ
  • 知难而退的繁体字:  知難而退
  • 知难而退的近义词:  望而却步,听天由命,畏葸不前
  • 知难而退反义词:  知难而行,勇往直前,再接再厉,知难而进,力争上游
  • 知难而退的组合结构:  abcd 偏正式
  • 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。

    出处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军志曰:‘允当则归。’又曰:‘知难而退。’”

    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    例子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、四个“吵客”,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(邹韬奋《经历 新饭碗问题》)

    正音“难”,读作“nán”,不能读作“nàn”。

    辨析知难而退”与“畏葸不前”有别:“知难而退”侧重于形容退却:“畏葸不前”侧重于形容害怕。

    谜语 危地马拉 (谜底:知难而退)

    故事 春秋时期,晋国和楚国为争夺霸权相互进行战争,郑国处于他们之间,他依附晋国,楚国就派兵征服它。晋国听说楚国出兵就派荀林父、士会、先榖等率军讨伐楚国,听到他们已经结盟,士会同意荀林父知难而退的做法,先榖不同意造成兵败。

    【释义】

    作战时遇形势不利就先行退兵。◎语出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。后用“知难而退”泛指行事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。

    【典源】

    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

    楚子入居于申,使申叔去谷,使子玉去宋,曰:“无从晋师!晋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晋国。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;民之情伪,尽知之矣。天假之年,而除其害,天之所置,其可废乎?曰:『则归。』又曰:『知难而退。』又曰:『有德。』此三志者,之谓矣。”

    注解

    [1]《军志》:周代的兵书,现已亡佚。

    [2]允当:公平适当。

    [3]不可敌:不可与之为敌。

    [4]晋:周代诸侯国。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,地跨黄河两岸。后为韩、赵、魏三家所分,遂亡。

    《左传・宣公十二年》

    夏,六月,晋师救郑。荀林父将中军,先縠佐之;士会将上军,郤克佐之;赵朔将下军,栾书佐之。……及河,闻郑既及楚平,桓子欲还,曰:“无及于郑而勦民,焉用之?楚归而动,不后。”随武子曰:“善。会闻用师,观衅而动。德刑、政事、典礼不易,不可敌也,不为是征。……德立刑行,政成事时,典从礼顺,若之何敌之?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兼弱攻昧,武之善经也。子姑整军而经武乎!犹有弱而昧者,何必楚?”

    【典故】

    “知难而退”原是古代兵书中的一个术语,意思是:作战时应随机应变,遇形势不利就先行退兵。在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及《左传・宣公十二年》中都引录了这个术语。春秋时代,晋、楚为最两个最大的国家,彼此都无不想击败对方以争夺霸权,常藉其他小国之名向对方开战。根据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记载,楚成王出兵包围宋国,宋国向晋国求援,晋文公于是准备向楚国开战。楚成王得知这个消息,便立刻命令军队撤离,他说:“千万不要和晋国军队交战!晋文公重耳登基前在外流亡十九年,尝尽各种艰难险阻,也详知民情。而今上天赐予天命,我们怎么能以人力违逆天意呢?《军志》里说:『如果对方是适当的人选,就应该退兵。』又说:『知道形势不利就应先行退却。』又说:『不要与有德者为敌。』这三者都针对晋国来说的啊!”楚成王话中的“知难而退”,即是引自兵书《军志》。另外,典源又见《左传・宣公十二年》,内容则是表述楚国攻打郑国,晋国派兵援郑,但晋军抵达前郑国就已投降,晋军统帅荀林父()于是打算班师回朝。当时,中军副将先縠()不同意,主张追击楚军,上军主将士会劝他说:“一个国家若是德行、刑罚、政令、事务、典章、礼仪都具备,那就不应与他为敌。楚国现在正是这样,我们如何能与他为敌?何况,看到有可乘之机就前进,看到形势不利就先退却,如此才是用兵之道啊!”士会的这番话,其中也用到“知难而退”一语,在《左传》的这两个篇章里,此语所表述的都是一种战略运用。后来“知难而退”则被用来泛指行事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。

    【书证】

      01.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《军志》曰:『允当则归。』又曰:『知难而退。』又曰:『有德不可敌。』此三志者,晋之谓矣。”(源)

      02.《左传・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”(源)

      03.《吴子・料敌》:“不如敌人,避之勿疑。所谓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也。”

      04.《艺文类聚・卷二三・人部七・鉴诫》引三国魏・王昶〈家诫〉:“若乐毅帅弱燕之众,东破强齐,收七十余城,其功盛矣,知难而退,保身全名。”

      05.唐・皇甫湜〈答李生第二书〉:“夫无难而退,谦也;知难而退,宜也,非谦也。”

      06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一回:“你看这群贼,要果然得著这位姑娘些底细,就此时认些晦气走了,倒也未尝不是知难而退。”

      07.《冷眼观》第一回:“我心中本来有点瞧不起这一班人,他既知难而退,正合我的意思。”

    【用法】

    语义作战时遇形势不利则行退兵。

    类别用在“残弱怯战”的表述上。

    例句

    敌军见到我军兵力强大,便知难而退,开始撤军。

    只要我方继续加强防御工事,对方屡攻不进,就会知难而退

    语义指行事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。

    类别用在“顾忌畏缩”的表述上。

    例句

    想要成就事业,必须冒险犯难,不能有知难而退的想法。

    既然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,就该知难而退,何必硬撑呢?

    这次试炼的条件很严格,目的就是希望没能力的人知难而退

    相亲时,她故意说一些让对方难堪的话,就是要对方知难而退

    shrink back from difficulties

    vor Schwierigkeiten zurückscheuen

    отступáть перед трудностями

展开全文
上一组:知足不辱
下一组:指桑骂槐
输入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