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dang 查看: 5
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
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
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黄檗运禅师法嗣・临济义玄禅师》:“上堂,僧问:‘如何是佛法大意?’师竖起拂子,僧便喝,师便打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多用于书面语。
例子:我们应该当头棒喝那些不法分子,立即停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。
正音:“当”,读作“dāng”,不能读作“dàng”;“喝”,读作“hè”,不能读作“hē”。
故事: 唐朝时期,佛教的临济宗师以棒喝作为传道的方法,传说禅师马祖在弟子百丈参见时对他大喝一声,震得他三天之内还耳聋眼花。黄檗向弟子临济传道时,举棒就打,并且连打三次,临济只好自己苦心研究,终于弄清佛法的奥秘。
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,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,促其领悟。典出《五灯会元・卷一一・临济义玄禅师》。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。
上堂,僧问:“如何是佛法大意?”师竖起,僧便喝,师便打。又僧问:“如何是佛法大意?”师亦竖拂子,僧便喝,师亦喝。僧拟议,师便打,乃曰:“大众!夫为法者,不避丧身失命。我于黄檗先师处,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,三度被打,如蒿枝拂相似。如今更思一顿,谁为下手?”时有僧出曰:“某甲下手。”师度与拄杖,僧拟接,师便打。
[1]拂子:驱除蚊蝇的用具。禅家喜以拂子作为庄严具,住持等手持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,即所谓“秉拂”,所以拂子即为说法的象征。拂,音fú。
唐僧临济义玄禅师,曹州南华人。早年跟从黄檗希运禅师出家,曾经三次向黄檗请教说:“什么是佛法的大意?”结果三次都遭到棒打,于是认为“自恨障缘,不得深旨”,而向黄檗告辞,黄檗就指点他到高安滩头请教大愚禅师。临济见到大愚后就告诉他三次发问三次被打的经过,并且问:“我是不是犯了什么过错?”大愚就说:“黄檗只是好心的想帮你领悟佛法大意,你怎么反而在寻找自己有没有过错?”临济听了当下立即开悟,也因为他是这样悟出佛法的,所以他后来在镇州建立临济禅院,创立了禅宗五大宗之一的临济宗,就以“棒”、“喝”的方式来启发弟子开悟佛法。“喝”的施用是临济自创的,他开悟后回到黄檗的身边,只要黄檗以棒打开示弟子时,他就在一旁大喝助阵。典源所节录的就是一则临济开示弟子的故事。曾经有僧人问:“什么是佛法大意?”临济就举起拂子,先是身旁的僧人大喝一声,接著他就打下去。又问,临济就又举起拂子,身旁僧人又喝,他也喝。又要再问,临济就又打下去。后来这个故事浓缩成“当头棒喝”,用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。
01.《隋唐演义》第五四回:“古人云:『知足不辱,苟不知足,辱亦随之。』况又有个才字横于胸中,即使真正钟鸣漏尽,遇著老和尚当头棒喝,他亦不肯心死。”
02.《歧路灯》第一四回:“那日程希明当头棒喝,未免触动了天良。”
03.清・梁章巨《归田琐记・卷六・楹联賸话》:“仁人之言,亦积无限阴功,便是当头棒喝矣。”
04.清・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片时失足,后悔何追?愿以为当头棒喝也可。”
语义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。
类别用在“言语功大”、“发人警思”的表述上。
①给你一个当头棒喝,看你还醒不醒?
②这几句重话犹如当头棒喝,使他猛醒过来。
③你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,震醒宛如睡梦中的我。
④我正将他从沉沦中救起,不得不给他当头棒喝。
⑤我现在能有点成就,还得感谢你当年的当头棒喝。
⑥我希望此记当头棒喝,可让他从醉生梦死中惊醒。
⑦希望老师的话能如当头棒喝,让他顿然醒悟,改过向善。
⑧这次失败,对他来说无异是当头棒喝,使骄傲的他猛然醒悟。
⑨这一次意外无异是当头棒喝,让大家了解稍有疏失都可能造成失败。
⑩老友的斥责犹如当头棒喝,让他及时振作,从失恋的阴影走出来,不再自怨自艾。
give sharp advice for one to wake up from err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