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dun 查看: 8
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;忽然被打开了。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;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。
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;今茅塞子之心矣。”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一下子打开思路。
例子: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,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的,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。(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六章)
正音:“塞”,读作“sè”,不能读作“sāi”、“sài”。
谜语: 拔草塞 (谜底:顿开茅塞)
故事: 战国时期,高子在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不能坚持到底。孟子批评他说:“山上的小道虽窄,如果经常有人走,就会变成一条大路,如果一段时间没人走,就会被茅草堵塞。你的心被茅草堵塞了,所以不能进步。”
即“茅塞顿开”。见“茅塞顿开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茅塞顿开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茅塞”是指山径少人走,丛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径,语出《孟子・尽心下》。在这章中,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为学不能专心有恒,那就会像山间的小路一样,常常走动,就会变成一条大路。但如果隔一些时间没有人走,茅草就会阻塞山路。意思是说,圣人之道,要学而时习,不可舍而不修,否则就像茅草塞路一样。勉励高子要恒心向学,德业才可精进。“茅塞子之心”是指高子的心已经被茅草塞住了,后来“茅塞”一语就用来比喻“闭塞的心思”,也可以指的是疑惑。“顿开”的意思就是“豁然了悟”的意思。往往是因为受了指点,突然间想通了。所以“茅塞顿开”一语就可以用来比喻闭塞的心思,顿时豁然了悟。
01.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八回:“先生之言,顿开茅塞,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。”
02.《红楼梦》第八六回:“听见妹妹讲究的叫人顿开茅塞,所以越听越爱听。”
at once become enlightened
слóвно пеленá с глаз упáл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