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

作者: 陶渊明 [魏晋]
    天道幽且远,鬼神茫昧然。
    结发念善事,僶俛六九年。
    弱冠逢世阻,始室丧其偏。
    炎火屡焚如,螟蜮恣中田。
    风雨纵横至,收敛不盈廛。
    夏日长抱饥,寒夜无被眠。
    造夕思鸡鸣,及晨愿鸟迁。
    在己何怨天,离忧凄目前。
    吁嗟身後名,於我若浮烟。
    慷慨独悲歌,锺期信为贤。

    作品赏析:
    〔说明〕
    此诗写于晋义熙十四年(418),陶渊明五十四岁。
    这首诗以哀怨悲伤为基调,历述自己从少年以来所遭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,过着饥寒贫困的痛苦生活。诗人“结发念善事”,本指望从善而得福,但一生的不幸遭遇和现实的穷愁困顿,使他不能不对天道产生了怀疑,并迸而归结到无钟子期那样的知音而慷慨悲歌,从而更加深了哀怨悲伤之情。
    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手法,述遭遇,则如泣如诉,历历在目;抒怀抱,则跌宕起伏,凄怆感人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    天道幽且远,鬼神茫昧然(2)。
    结发念善事,g 俛六九年(3)。
    弱冠逢世阻,始室丧其偏(4)。
    炎火屡焚如,螟蜮恣中田(5)。
    风雨纵横至,收敛不盈廛(6)。
    夏日长抱饥,寒夜无被眠(7)。
    造夕思鸡鸣,及晨愿乌迁(8)。
    在己何怨天,离忧凄目前(9)。
    吁嗟身后名,于我若浮烟(10)。
    慷慨独悲歌,钟期信为贤(11)。
    【注释】
    (1)怨诗楚调:汉乐府相和歌辞中有楚调。王僧虔《技录》:“楚调曲中有《怨歌行》。”本诗就是模仿这种体裁,以抒发哀怨悲伤之情。庞主簿:即庞遵,字通之,诗人的朋友。主簿是其官职。邓治中:事迹不详,亦为诗人之友。治中是其官职。
    (2)天道:犹言天命。古人迷信认为,人的福祸命运是由上天主宰、支配的。幽且远:深邃而玄远。茫昧然:幽暗不明的样子。
    (3)结发:犹“束发”,谓年轻的时候,一般指十五岁以上。《大戴礼?保傅》:“束发而就大学。”注:“束发谓成童。”又《礼记?内则》:“成童舞象。”注:“成童,十五以上。”念善事:打算做好事、积善德。g 俛(mǐnmiǎn 敏免):勤勉,努力。六九年:五十四岁。
    (4)弱冠:指二十岁。《礼记?曲礼上》:“二十曰弱,冠。”弱,年少。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。世阻:世道险阻。陶渊明二十岁时,是晋孝武帝太元九年(384),当时北方的前秦大举入寇,时局动乱;同时江西一带又遭灾荒。这就是“逢世阻”的具体内容。始室:指三十岁。《礼记?内则》:“三十而有室(妻),始理男事。”丧其偏:这里指丧妻。古代死去丈夫或妻子都叫“丧偏”。
    (5)炎火:炎日似火。指旱天烈日。焚如:火烧一般。螟蜮(míng yù 冥域):侵食禾苗的两种害虫。《吕氏春秋?任地》:“又无螟蜮。”高诱注:“食心曰螟,食叶曰蜮。”恣:恣意,放纵。中田:即田中。
    (6)纵横:形容狂风暴雨之猛烈。收敛:收获。不盈廛(chán 蝉):不够交纳田税。盈,满。廛,古代一夫之田。亦指田税。孙冶让《周礼正义?遂人》:“《诗》所云‘三百廛兮’者,自是三百家之税。”
    (7)抱饥:谓挨饿。寒夜:指冬夜。
    (8)造夕:到了傍晚。思:盼。乌迁:太阳迁逝,即太阳落山。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,所以太阳为金乌。这两句意思是说,由于饥寒交迫,度日艰难,所以一到傍晚就盼望天明,而刚至早晨又希望太阳快些落山。
    (9)离忧:遭遇忧患,离,通“罹”。凄:凄然,悲伤。
    (10)吁嗟(xū jie 虚阶):感叹词。浮烟:飘浮的云烟,喻不值得关心的事物。
    (11)钟期:即钟子期,是古代音乐家伯牙的知音。《列子?汤问》:“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峨峨然若泰山。志在流水,曰:洋洋然若江河。子期死,伯牙绝弦,以无知音者。”许人在这里借钟子期指庞主簿、邓治中,表示只有他们才能理解这首悲歌的深意。信:确实。
    【译文】
    天道幽深而玄远,
    鬼神之事渺难算。
    年少已知心向善,
    五十四岁犹勤勉。
    二十岁上遭时乱,
    三十丧妻我独鳏。
    旱天烈日似火烧,
    害虫肆虐在田间。
    风雨交加来势猛,
    收获不足纳税钱。
    夏日缺粮长饥饿,
    冬夜无被受冻寒;
    夜幕降临盼天亮,
    日出却愿日落山。
    我命自苦难怨天,
    遭受忧患心熬煎。
    死后名声何足叹,
    在我视之如云烟。
    慷慨悲歌孤独心,
    唯有知音晓哀怨。
    -----------孟二冬《陶渊明集译注》-----------

诗词